休息不仅仅是每个现代人必修的一门功课,也是一门学问。
作者 | 丹尼尔·平克 编辑| Elsa很多年以前,互联网上疯传过一句话:奴隶是建不成金字塔的。它想表达的就是一个过分忙碌而无暇思考的人,很难完成需要奇思妙想、深思熟虑的工作。当人们更愿意用努力与否这样的道德、态度评判一个人的工作节奏时,伟事达演讲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 (Daniel Pink) 提醒人们系统休息的重要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一个企业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团队,有效的休息都是必要的,这还有助于刺激组织内部的创新。
然而,这种刻意的休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很难执行,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呢?在于人们对这种方法并不以为然。尤其是一些企业领导者不愿意停下来,他们的习惯是争分夺秒。的确,我们特别容易被巨大的日常惯性吞噬。Zoom 电话、电子邮件和其他干扰可能会阻碍你完成这个“计划”。
领导者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就需要一种休息的机制。借鉴 1980 年代曾在罗纳德·里根总统手下任职的前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 (George Shultz) 的做法,平克建议每个人都划定一个时间用于休息和思考,牢牢定在日程上。
舒尔茨每周有一个小时,关上办公室的门,坐在办公桌前,只带一支笔和一张便笺簿,静静地思考战略。“在那一小时内,唯一允许打断他的人是他的妻子和里根总统,”平克说。“他会超越业务之上工作,而不是在业务中工作。他不去想今天什么事项还没做完,而是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干什么的。”
平克对休息的态度堪称严肃。他非常认真地建议,“系统地休息可以提高人们在几乎所有事情上的表现”,“像对待 Zoom 会议一样神圣地对待你的休息时间。”
神圣的休息
这种神圣的休息包括每周日历上固定安排的那个小时,还包括每天下午步行 15 分钟。和喜欢的人出去,不带手机,不谈工作。平克毫不怀疑,这将对美国的生产力和工人福祉产生变革。
遗憾的是,这样的想法往往被置若罔闻,因为许多领导者选择了看似更有成效的途径:回复电子邮件、关注每个工作细节,无止境地追逐高效。
现在是尝试新的生产力方法的时候了。“今天的领导者必须更像科学家。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他们会有假设,测试假设,看看测试中会发生什么,然后完善他们的假设。就是这样。”
这种不断获得假设的创造力,来自休息,也来自思维方式的转换。
从“我应该”到“我可以”
另一种创造思考空间的方法是从问自己一个限制性的问题改成可能性的问题,比如,从“我应该做什么?”到“我可以做什么?”
举一个许多领导者都曾面临的问题:办公室场地。你签订的是长期租约,但团队有一半在远程工作。应该怎么办?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表明,将问题从“应该”重新定义为更具吸引力的“可以”,将能打开通往更多想法和更好解决方案的大门。在办公室场地这个问题上,思考“应该怎么办”,答案可能是不再允许团队远程办公,但如果思考“可以怎么办”,方法就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改造一部分办公区,用于小型的室内活动,可以分享给创业者,只要他们有好的办公室文化,等等。
重新思考“集思广益”
你的头脑风暴会议一般是怎么开的?平克建议用好假设和测试。
你错我对的争论是非常低效且无聊的,与其将人们聚集在一个房间里大声喊出想法然后互相攻击,不如让员工“分别”“异步”地产生想法,“然后你来评估,同步地一起讨论,“平克建议到。
在这里可以分享伟事达-斯坦福领导力课程中关于头脑风暴的科学指南。
一个基本假设是,只有相信想法会得到有逻辑论证的探讨,人们才会愿意展示创造性。所以一个好的集思广益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发散和收敛。
在发散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呈现不同的战略选项。就像是搞海选,超级明星可能就在其中。好创意、好战略很大程度上来自发散阶段,没有广泛的选择,最好的战略机会将可能被错过、掩埋。
有研究表明,当团队只考虑一种选择时,决策失败的概率超过一半,但如果他们考虑多个选项,失败率会下降到三分之一以下。可惜的是有30%的决策者只会认真考虑一个选项。
然而,战略制定不仅仅是产生奇思妙想,收敛阶段更为关键。如果战略选择过程是不透明而且难以理解的,甚至充斥着人身攻击,那么参与者多半会犹豫不决、见风使舵,说些正确但没有价值的话,或者表现得阴阳怪气。
反过来,如果大家觉得有机会提出合乎逻辑的论点,并得到冷静、理性地评估,他们就会愿意提出真正不同的选项,并更完整的叙述战略提议背后的逻辑思考和基本假设。
这样,就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可以说,成功的战略依赖逻辑连贯的论证,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如此。
本文作者 | 丹尼尔·平克 丹尼尔·平克被誉为引领商业思潮的趋势专家。他是《连线》杂志特约编辑,《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快公司》长期撰稿人和多本畅销书的作者,还曾是美国前副总统的演讲撰稿人。 2011年到2017年,丹尼尔·平克4次入选“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 他也是伟事达国际演讲人。其畅销著作《驱动力》《全新思维》《全新销售》《时机管理》在国际主流媒体间产生了轰动影响和持续不断的涟漪。